主页 > imtoken如何转账 > 深切关注|全球粮食安全敲响警钟

深切关注|全球粮食安全敲响警钟

imtoken如何转账 2024-01-26 05:10:44

深切关注|全球粮食安全敲响警钟

国际粮食市场动荡,中国种子如何守住中国饭碗?

全球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李云书

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称,干旱已使非洲之角约 1300 万人面临严重饥饿。图为今年2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地分发粮食援助物资。(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期,随着全球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发布警告称,在全球气候变化、地区冲突、疫情持续等多重打击下,2022年2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这个国家有38.44亿人在饥荒边缘摇摇欲坠。

全球粮食危机会爆发吗?我们国家会不会出现粮食短缺?面对疫情和地缘政治危机下的全球粮食安全,我国应如何应对?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讲座教授、全球粮食经济与政策研究所所长范生根。

地缘政治冲突、全球新冠疫情持续、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叠加,形成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超级风暴”

记者:这次粮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真的会引发全球粮食危机吗?

范生根:粮食系统内诸多要素相互关联,使得粮食安全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每一个都可能严重破坏系统,这些风险的组合可能威胁到全球粮食安全。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几次粮食价格危机,包括1970年代石油价格危机引发的全球粮食危机,以及生物燃料需求和粮食出口限制引发的2​​007-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食品价格飙升、收入下降以及多种风险的叠加将加剧全球粮食不安全,影响几乎所有国家。

从2021年开始,全球食品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将大幅上涨,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年平均水平。今年2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报告显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4< @0.7个点,较1月份增长3.9%,较2021年同期增长2<@0.7%。

本轮国际粮价上涨的原因分为供需两方面。在供应方面,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的全球 COVID-19 大流行、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以及高昂的农业投入成本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在需求方面,能源价格飙升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生物燃料的强劲需求是近期价格飙升的主要因素。此外,利率下行、货币政策宽松、大宗商品投机交易活跃、美元贬值等宏观经济因素加剧了国际食品价格的暴涨。这么多因素加在一起,我认为这是一场造成粮食危机的“超级风暴”。

至于这次粮价上涨是否真的会引发全球粮食危机,就看国际社会近期能采取什么行动来避免这场危机了。如果忽视这场危机,粮食危机的后果将波及世界各国。许多人会因为负担不起高昂的食品价格而陷入饥饿或营养不良,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发展。

人类的历史一直笼罩在饥荒的阴影中。20世纪以后,饥荒爆发的频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自由贸易的流通。

记者:在人类历史上,饥荒一直像一个若隐若现的幽灵,从未远离。进入20世纪后,尽管全球人口迅速增加,但饥荒的频率却有所下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樊胜根:20世纪以后,饥荒爆发的频率确实降低了。我认为有几个因素。

一是全球化的影响。过去的饥荒往往局限于一个地方。例如,在 1770 年代,南亚次大陆的英国殖民地孟加拉遭受了该地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饥荒,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悲剧。那个时候国家比较封闭,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发达。一个地方发生饥荒后,其他地方的粮食无法运进来,信息也没有流通。因此,一旦发生旱灾、水灾、病虫害,以及一些天灾人祸,就很容易发生。饥荒,导致大量人死亡。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的人类“吃饱”已成为可能。20世纪初,合成氨工艺投入生产,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大幅增加。随着遗传生物学的发展,杂交育种使人类能够进一步开发现有作物的潜力。比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育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农药等农药的大规模使用也改变了农业在病虫害面前无能为力的局面。以上技术突破,再加上以往农业技术的积累,

第三,世界自由贸易发挥了巨大作用。事实上,世界生产的食物足以养活世界人口。2019-2020年,全球原谷物产量超过27亿吨。按75亿人口计算,全球人均食物占有量超过360公斤。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粮食安全问题。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粮食资源存在巨大差距,“总体平衡、贫富不均”的局面是饥饿人口出现的主要原因。随着贸易基础设施的发展,如果一个地区发生饥荒,它可以通过自由贸易从那些没有经历过饥荒的地区进口粮食,从而度过危机。此外,一些国际机构的存在,比如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也可以在粮食分配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把一些国家的剩余粮食捐献给贫困地区,从而实现粮食的相对分配。协调。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我们不应该让世界上任何人面临饥饿,出现“没有食物”的问题,世界应该共同解决。

国际社会应保持粮食贸易畅通,限制生物质能源生产,保护粮食储备不足的国家和人员,避免出现全球粮食危机

记者:您刚才提到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全球粮食危机。其中包括哪些措施?

范生根:在全球层面,我们呼吁各国不要采取贸易出口限制的方式,保持世界粮食贸易畅通,允许粮食外运,非常重要。使各国能够交换食物。目前,世界粮食贸易供需基本平衡,但这种平衡一旦被战争打破,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产生很大影响。近日,多国限制出口、相互制裁,引发市场担忧。

2008年,全球粮食价格危机爆发。2006年以来,全球食品价格大幅上涨。2006年全年食品价格上涨12%,2007年上涨24%,2008年最高上涨80%。导致危机的因素之一是各国采取的限制贸易措施。一些大米主产国限制出口以确保国内供应,导致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确保贸易畅通。

其次,建议限制生物质能源生产对食品市场的影响。世界燃料市场和粮食市场之间日益密切的相关性是最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之一。当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涨时,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规模将扩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占四分之一的三分之一是由生物燃料引起的,例如美国使用玉米生产燃料,欧洲将小麦和玉米地转化为油菜籽,并使用菜籽油等植物油生产燃料。2004 年至 2007 年间,世界玉米产量增加了约 5100 万吨,而仅美国的生物燃料,尤其是乙醇的产量就增加了约 5000 万吨。目前,美国

因此,呼吁各国采取立法或其他政治措施,切断生物燃料生产与能源价格之间的关系。用食物制造生物燃料会损害环境、浪费能源,并最终对全球粮食供应造成灾难性后果。国际社会应采取共同措施,限制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将食物留给人类。

第三,国际社会应采取各种粮食援助措施,保护粮食储备不足的国家和人员,包括以现金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的现金援助。2008年世界粮食价格危机爆发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建立了一些金融保障机制,比如设立信托基金,加快粮食安全项目融资,提供种子和化肥2022可能爆发粮食危机吗,支持粮食生产等。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区域机构也宣布了旨在减轻粮食危机影响的紧急贷款。

在国家层面,现在大部分国家已经开始春耕了,国家需要想办法支持,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政策支持,让春耕春种能够正常进行,甚至超过前。特别是非洲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使今年上半年粮食丰收。此外,全球粮食市场的生产、价格、库存等信息应尽可能畅通透明,避免出现恐慌性抢购、挤兑、非理性囤粮等现象。

只有你有种子,你才能有食物。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只有用自己的双手紧紧握住中国种子,才能稳定中国的饭碗,实现粮食安全。

记者:有观点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不断增加,人均粮食不断下降,面临粮食危机的人口比例越来越高,全球发生粮食危机的风险将逐渐未来增加。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樊胜根:这个风险确实存在。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和非洲。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无论是通过自己种植,还是通过贸易,都基本解决了自己的粮食问题。令人担忧的是非洲和南亚。从全球粮食不安全人口总数分布来看,20亿粮食不安全人口中,1<@0.3亿位于亚洲,6.75亿位于非洲。这些地区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和土地更加稀缺。饥饿人口比例全球最高,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实际上,

记者:我国这几年会不会出现粮食短缺?面对新冠疫情叠加的地缘政治危机下的全球粮食安全危机,我们该如何应对?

樊胜根: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可以保证的。首先,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充足。2021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超过1.3万亿公斤。作为口粮,小麦和大米将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实现世界9%的耕地和6%的耕地。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其次,我国粮食年进口量不大,主要是为了调整需求结构2022可能爆发粮食危机吗,更好地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2021年,我国小麦进口总量仅占供应总量的7%;玉米方面,我国自给率超过95%。

根据人口“七普”数据,我国目前人口为14.1亿。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1.37万亿斤。按目前粮食产量计算,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以满足人们日常营养需要。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尤其是小麦和大米两大口粮库存,大致相当于全国人民的年消费量。

目前,大豆是我国进口最多的粮食,国家也在研究计划采取一些措施解决国内大豆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问题,比如增加国内产量,或者利用动植物取而代之的是蛋白质。因此,在冲击下,短期内国内食品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但长期来看,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可以保证的。

现在应特别关注小农和低收入家庭等弱势群体,并应采取措施确保他们的生计不受粮价上涨的影响。从长远来看,重要的是转向更具可持续性和弹性的粮食系统,以应对突然和持续的粮食价格上涨并抵消其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建议继续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农业技术攻关,应对气候冲击,加强农业食品风险管理平台,为农民提供农业信贷、灾害保险等金融支持。此外,还要加强与粮食主产国的伙伴关系,

记者:种业安全与粮食安全有什么关系?您认为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樊胜根:有种子才有粮食。种子可以说是农业的“筹码”,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只有用自己的双手紧紧握住中国种子,才能稳定中国饭碗,实现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的未来发展要靠创新,而创新的根源是种业的创新。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水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同时,也要正视我国种业技术“卡脖子”的诸多问题。比如我国的一些农作物,如玉米、大豆等种子,受育种栽培等因素的影响,单产仍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少数蔬菜品种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部分蔬菜品种仍需进口。

到 2050 年,要养活全球 90 亿人,粮食必须至少增加 50%。全球变暖的趋势决定了干旱将成为未来农业面临的巨大挑战,粮食产量可能会减少。这意味着提高种子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也是一个优先事项。此外,在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上,增产只是一方面,要实现多赢。例如,可以添加营养素以实现健康和营养。

无论是解决育种问题,还是实现赶超,都需要有更大力度和更长远规划的创新。要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推出关键种源和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我国优质种业企业,提高科技能力,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产、学、研”相辅相成,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